著名文学家王蒙澳科大开讲畅谈“文学与语言的魅力”

本报讯(记者许晓宇 吴永浩)2025年4月22日,由澳门基金会主办、澳门科技大学支持的“文学和语言的魅力”文学讲座在澳门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享有“人民艺术家”美誉的中国当代文学巨匠王蒙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吸引逾千名师生、文化界人士及读者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文学与语言:连接心灵的永恒力量
讲座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主持。王蒙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为引,生动阐释文学“用善良战胜邪恶,用文化战胜黑暗”的永恒价值。他强调,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桥梁”,而文学语言通过为万物命名,重塑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命名即人文化的开端,也是文学化的起点”,王蒙以深邃的哲思揭示文学对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
谈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王蒙妙语频出:“文学与生活既交融又分离,激情需要被记录,而文学正是延长的生命。”他分享创作感悟时坦言,“好事坏事皆为好故事”,无论是喜悦或苦难,皆为文学的珍贵养分。结合自身青年时代赴新疆历练的经历,他勉励青年学子勇于突破舒适区,“人生轨迹的改变,终将沉淀为笔尖的丰饶”。
澳门文学走向自觉名家寄语青年“多读多写”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致辞时表示,王蒙先生的作品以文化厚度与语言魅力滋养数代读者,其担任“澳门文学丛书”序言作者时提出的“澳门文学正走向自觉”观点,为本地文艺发展注入强心剂。吴志良特别引用王蒙寄语,呼吁澳门青年“多读多写”,共同迎接“属于澳门人的文学时代”。
讲座现场,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谭广亨、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穆欣欣、深圳理工大学人文中心主任朱寿桐、澳门大学葡文系名誉教授姚京明、澳门笔会会长汤梅笑等嘉宾亦列席交流。
文学巨匠的澳门情缘
89岁高龄的王蒙与澳门渊源深厚,曾作为“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首位驻校作家深入澳门校园,并获澳门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其创作生涯逾七十载,笔下《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著作以两千万字体量构筑中国当代文学丰碑。讲座尾声,王蒙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赠予青年,强调学习非功利而为生命之本,引发全场共鸣。
是次讲座不仅为澳门文学月系列活动揭开序幕,更以大师智慧点燃人文薪火,见证澳门在“以文化城”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责任编辑 卢前锋

免责申明:部分文章与素材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