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排为抓手 拉动内循环经济 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燃煤电厂只需改变“用煤”习惯,即从“原煤”进电厂改进为“煤粉”进电厂(这里煤粉是可长期无损耗储存的防水煤粉),就可每年减排4.4亿吨以上。在此基础上,以创新“减排”为抓手,就可每年形成万亿级别的内需市场,拉动内循环经济,提前完成“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国的伟大梦想。
防水煤粉是郑宇松发明、经重庆市鉴定的一种新产品,该产品具有在空气中可长期无损耗储存、不吸潮、不氧化、发热量不下降的特点。防水煤粉浸泡在水中三个月以上,仍是“干煤粉”。这种特点使防水煤粉可实现长距离的水力管道输送,其输送原理是“溪流送木排”的原理,与水煤浆的“泥石流效应”输送原理完全不一样。但比水煤浆输送更安全、高效、节能,可实现全煤种输送、输送终端能连续脱水。投资成本是输送水煤浆的1/3以下。与现有主流运输煤方式相比,碳排放可减少4/5,运输成本降低2/3,可使华中、西南地区的燃煤成本降一半以上。
改变燃煤电厂传统的原煤进厂形式,将防水煤粉作为燃料,内陆火电相当于转型成了“坑口电厂”,可实现火电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的协调统一,特别是能够适应当前对调峰苛刻要求。无需改动现有主要发电设备,实现了火电的转型升级发展。
防水煤粉作为煤炭生产和电力生产的中间枢纽,可以起到煤炭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国家可参考掌控粮价的方式掌控煤价。同时可以大量进口低价煤炭生产煤粉进行储备,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度,实现国家对能源的高度掌控。
储存不同燃烧特性的防水煤粉实现“无间隙换煤粉”形成的”调峰”特性,能够实现传统火电和新能源的协调发展,能有效解决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弊病,新能源产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3倍,其发电量都可全部有效消纳,这将使燃煤发电量减少2/3(详见《实现“碳中和”难吗?》2025.5.17刊登,macaulawnews.com/newsinfo/1047704.html)。
由于防水煤粉的不吸水性,可沿铁路铺设输煤、输水管道,从华中输水至西北部缺水富煤地区,取一半的水用于西部。另一半在加一半的防水煤粉(粒)从西北回流至华中缺煤地区。这将使华中及西南地区的燃煤发电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一半以上。
将所有燃煤电厂使用的原煤在“坑口”集中制粉并加工成防水煤粉,并使用水力管道进行长距离输送,破解了中国“贫油少气”(褐煤缺水后形成油气资源)、“西部缺水”的资源困局;可在全国形成多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机电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产业、农业及建材产业等。这种以“减排”为目的,形成的投资规模每年可达到上万亿的产业规模。会产生比房地产还大的拉动内需的可持续的发展的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内循环市场。产业链形成的利润空间是中国现有用电成本降一半的收益。它带动的产业足以解决上千万人的可持续的就业,中国“碳排放”将在现在基础上减少40亿吨以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提前实现。
防水煤粉集中生产流水线
作者简介:
郑宇松,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公司专职董事。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陈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