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暴力与权力异化——东北振兴语境下的制度性贫困与资源攫取

 

本报讯(记者 许晓宇 卢前锋)大家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有的人生活节衣缩食,买桶花生油都要苦等到月底才有钱,有的人,吃的肥头大耳大腹翩翩却十亿万亿的贪。来自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消息,1011日,人民法院报用整版刊发了牡丹江中院关于李传良贪腐案的公告,黑龙江一个小小地级市的副市长,涉案资金居然超过了31个亿,案发后扣押冻结资金共计人民币14亿多,查封1021处房产,还有查封土地滩涂27宗,查封林地8宗,扣押汽车38辆,扣押机械设备10台,冻结18家公司股权。关键居然他还在2018年的11月转移了部分财产,出逃到境外。不得不说,这位副市长看面相就是个狠人,果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原来有钱人真的都是以亿为单位的,一个五线城市,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一个副市长,31亿,1021套房产,18家实际控股公司,2018年潜逃,2020年调查,2024年报道,结合起来,每一个数字都让人触目惊心。要知道整个鸡西2023年的财政收入也才49.7亿,这么看来,国家是给他打工了,如果听专家的建议,再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闲置的汽车拿出去跑个滴滴,贵金属拿出去开个李生生、李六福之类的,估计还能创收几个小目标。振兴东北喊了多少年?原来不是东北穷,是他们真敢贪,查出来的就31个亿,那送出去的呢?一个副市长就这样,那正式呢,省级呢?从鸡西财政局局长到鸡西市国有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再到鸡西市副市长、鹤岗市副市长,这一路的升迁,竟然都没有人发现他贪腐,难道副市长没有监管吗?财产没有申报吗?外部没有举报吗?他的护照在谁的手上?怎么出境的?怎么躲过党纪国法严厉监管的?这些高段位手段,我们是无从了解了,但是可以想象,他的出逃不知道救了多少人,从百亿千亿到万亿,他们一个个的不是在刷新记录,而是在不断的创造记录,再有多少人还在为400块的合作医疗发愁的时候,有多少人的银行卡限额还不足5000的时候?可是有些人却能轻轻松松转移亿万资产去他想去的国家,这就是差距。记得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话,说我们一块一块的挣,他们一亿一亿的贪,然后他们还跟我们说,一定要时刻铭记,要勤劳致富,多难兴邦,匹夫有责。可惜有些人穷了一辈子,到死都还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穷啊。

 

 

当一位五线城市副市长的贪腐金额超过地方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当1021套房产与民众“买房难”形成刺眼对照,我们需要直面一个根本问题:权力监管的失效究竟在何种土壤中滋长?从黑龙江鸡西到鹤岗,李传良用18家公司、14亿资金、千套房产编织的腐败网络,不仅暴露了个体道德的溃败,更折射出资源分配机制的深层痼疾——“小官巨贪”成为系统性现象,当民生保障与权力寻租此消彼长,普通人的勤劳致富信仰该如何安放?

 

这起跨越六年的贪腐大案,撕开了制度性反腐的隐秘褶皱:为何财产申报制未能预警?境外资产转移如何突破监管?基层“拍蝇”是否触及真正病灶?此刻,我们邀请您共同思考:在东北振兴的叙事背后,如何重建权力与民生的良性循环?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吴永浩  刘良燕  

 

创建时间:2025-04-24 23:00
近期文章
浏览量 33190
首页    视频新闻    结构性暴力与权力异化——东北振兴语境下的制度性贫困与资源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