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欧洲会客厅”落地布达佩斯 跨境合作项目撬动数字丝路新支点
本报讯 (记者 许晓宇 天乐)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在欧洲核心区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欧洲(匈牙利)经贸合作交流会”于5月16日举行,广东省省长王伟中、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率逾300名政商代表共拓欧亚合作新版图。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多特别强调:“广东与匈牙利的产业互补性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示范样本。”
36项协议锚定产业升级
数字金融突破:澳门金管局与匈牙利央行主导签署《双边零售互通数字闸道生态系统合作意向书》,构建跨境支付“无感化”通道,预计2026年实现澳门元与福林直接结算;
绿色经济联动:粤匈企业签约共建新能源电池回收网络,首期覆盖中东欧6国物流节点;
科创走廊延伸:香港科技园与布达佩斯创新中心启动“双城孵化器”,聚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领域。
澳门“超级联系人”功能凸显
余雨生在推介中着重剖析澳门独特优势:
制度衔接:自由港政策与欧盟CE认证互认机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税制引力:企业所得税率降至12%吸引欧洲生物科技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平台价值: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促成匈牙利葡萄酒经澳进入内地电商平台,年交易额突破20亿澳门元。
欧洲企业“澳门+”战略升级
匈牙利环保科技企业GreenTech于2022年在澳设立大湾区总部后,其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已应用于澳门综合度假村,近期计划通过横琴分线管理通道拓展至内地市场。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2025年首季欧洲企业赴澳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同比激增45%。
法治护航跨境合作
本次交流会特别设置“湾区法治对话”环节,澳门法务局联合匈牙利律协发布《中欧投资争议预防指南》,针对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法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全球布局再启航
三地政府将于5月19日在埃及开罗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非洲(埃及)经贸合作交流会”,重点对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与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曾国卫表示:“香港将发挥普通法体系优势,为‘数字丝路’提供跨境合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 卢前锋 刘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