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

时事评论

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关乎发展权与全球责任的“绿色长征”

本报时政评论员 许晓宇

img1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7月21日,法国媒体就出来找茬,声称该大坝将对青藏高原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并影响下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美国、印度紧随其后炒作“截水”“武器化”,引发全球舆论热炒

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显示出欧洲老大帝国的傲慢,也说明西方媒对于我们的水电项目一无所知,如果不是不懂装懂,就是恶意抹黑既暴露认知偏差,更折射旧秩序对新兴力量的深层焦虑

 

一、雅鲁藏布江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双优的战略布局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高原的“母亲河”,其下游(中国境内)理论水能蕴藏量近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8000万千瓦,规模相当于“第二个长江”。规划中的水电站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这一数据是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的3倍,意味着每年可减少燃烧1亿吨标准煤、减排2.7亿吨二氧化碳。其战略价值远超能源范畴,是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双优战略布局

1能源安全:中国新能源产业已领跑全球,但“清洁电力”供给瓶颈突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900万辆,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年增超30%……传统煤电难以匹配新兴产业对“稳定+绿色”电力的双重要求。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建成,将为这些“耗电大户”提供稳定支撑,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保持领先注入“核动力”。

2西藏发展:西藏地处高原,能源短缺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目前西藏人均用电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工业基础薄弱,大量资源因缺电无法开发。水电站建设将带动超千亿元投资,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推动西藏从“输血型”经济向“造血型”转型。更关键的是,水电作为“绿色工业”,将为西藏培育新能源、储能、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实现“造血式”发展。

3生态保护:法国媒体抹黑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设是“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但实际上,中国水电开发已形成全球领先的生态保护体系。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采用“梯级开发+隧洞引水”模式,仅利用部分落差发电,95%的水量自然下泄;通过建设鱼道、人工增殖放流等方式保障洄游鱼类生存。这是“用科技守护生态”的典范。

 

二、法国等国家的质疑:从“生态关切”到“政治操弄”​

面对中国的合理开发,法国媒体抛出“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威胁下游生计”等指控;美国、印度紧随其后炒作“截水”“武器化”试图挑拨中印关系。这些质疑看似“关切”生态,实则是披着“环保”外衣的政治操弄,漏洞百出:

1“截水”指控:违背基本水文常识的谎言​​

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年径流量约140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而印度因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年径流量增至6400亿立方米——印度获得的水量是中国境内的4.5倍。中国水电站仅利用落差发电,95%的水量自然下泄;若真“截水”,印度境内水量不可能远超中国。这一数据已戳穿西方“截水”指控的荒谬性。

2“生态灾难”:被证伪的“预言”​

西方渲染的“生态灾难”,本质是对中国环保技术的无知。中国水电开发已形成全球领先的生态保护标准:比如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水电站建成后,下游湄公河流量更平稳,农业灌溉面积扩大20%,渔业捕捞量增长15%——这是中国水电“开发与保护双赢”的实证。

西方的“生态灾难”预言,从未被事实验证。

3“数据不透明”:自打脸的“双标”​

西方指责中国“缺乏透明度”,但中国已连续20年向联合国提交雅江水文数据,并与印度签署《水资源合作谅解备忘录》,定期共享信息。反观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上游修建70余座水坝,拦截90%水量,仅留10%给墨西哥,导致下游生态崩溃;印度在恒河上游建坝,未与孟加拉协商,却对中国“双标”指责。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派,暴露了西方“环保”口号下的虚伪本质。

 

三、争议本质:旧秩序对新生力量的恐惧​​

法国等国家的质疑,绝非单纯“环保关切”,而是西方霸权逻辑的集中体现中国新能源产业(光伏组件占全球80%、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的崛起,打破了西方对高附加值产业的垄断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发展权不容置疑。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建设,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它既解决自身能源需求与发展问题,又通过科学开发反哺下游生态,更用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西方现在炒作“西藏生态”与昔日炒作西藏人权”一样,是将地缘政治凌驾于发展正义之上,试图通过污名化中国内政,迟滞西藏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遏制中国发展

法国等国家的质疑,本质是旧秩序对新生力量的偏见与障碍。中国的坚定前行,则印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永恒真理。当西方还在用“环保”“人权”当遮羞布时,中国已用7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3000亿度的年发电量,为全球减碳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无论多少“雅鲁藏布江式”的争议,都无法阻挡中国走向复兴的步伐——因为正义的事业,终将获得历史的认可

 

 

创建时间:2025-07-29 11:31
热点文章
浏览量:3460
首页    国内民生    时事评论 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