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共识:中美经贸磋商达成TikTok问题框架性解决方案
本报讯(记者 许晓宇 天乐):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高层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闭门会谈,双方围绕TikTok数据安全、市场准入限制等焦点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标志着两国在"斗而不破"的经贸博弈中开辟新合作路径。
技术出口审查与商业自主并重
根据中方披露的信息,TikTok问题解决将采取"双轨制":一方面,中方将依据《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算法技术实施出口审查,这是首次明确将短视频推荐算法纳入监管范畴;另一方面,中方表态尊重字节跳动的商业自主权,支持其通过市场化谈判解决美国业务存续问题。这种"政府监管+企业主导"的模式,既回应了美方数据安全关切,也避免了将商业问题政治化。
投资壁垒破冰释放积极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在会谈中承诺"减少投资障碍",这被解读为可能放宽对中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限制。澳门经济学者指出:"若美方落实承诺,将为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带来新机遇,特别是科技领域的跨境投资可能通过澳门中转。"
法治化解决路径的示范意义
本次会谈成果凸显三大法治特征:
程序合规性:所有协议需经两国国内法律程序批准,体现对等原则;
争端预防机制:同意强化经贸磋商机制功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国际规则衔接: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寻求国际标准对接。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唐晓晴认为:"这种基于规则的解决方案,比单边制裁更符合WTO改革方向,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应对跨境合规挑战提供参考样本。"
全球经济治理的"稳定器"作用
双方特别强调中美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若中美全面恢复关税豁免,可带动全球GDP增长0.8%。本次会谈为即将举行的G20峰会营造了建设性氛围,特别是在数字货币监管、供应链韧性等全球性议题上,中美共识或将成为关键推动力。
责任编辑 吴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