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历史 缅怀和感恩那一代崇尚奉献的英雄们
黄志勇(1914年9月22日—2011年11月21日),1914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西省崇义县过埠乡高坌村。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革命,任崇义县上堡暴动队政治委员兼特支书记,不久任上堡、麟潭、丰州游击大队政治委员。1932年参加红军。历任红3军团团政治处技术书记、连代理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地方工作团宣传队分队长、师俱乐部主任、红8军团团政治委员、红5军团团政治委员、军委总参谋部作战科代理科长、作战室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副部长、冀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旅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独立第16旅政治委员、热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兵团前方指挥所参谋长、兵团参谋长、兵团兼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荆江分洪水利工程总指挥部副总指挥、中南军区工程兵部队政治委员、军委工程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原总政治部副主任。
李寿轩(1906年4月22日-1984年9月22日),湖南省宝庆(今邵东)龙陂(流泽镇龙建村)人。
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中队长、大队长、红三军团团长、中革军委警卫营营长、红十五军团师参谋长、军参谋长、八路军总部科长、山西新军决死纵队副司令员兼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前方总部教育科科长、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兵团参谋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松江省委常委兼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路修复局第一副局长兼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参谋长、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铁道兵团参谋长、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指挥所主任、铁道抢修指挥部司令员、铁道运输司令部第二副司令员兼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和抢修指挥局局长、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原铁道兵司令员。
1984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龙福才(1909年—1965年9月22日),江西省永新县人。
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3军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师军医处政委、红1军团师直属队总支书记、红1军团师卫生部政委、八路军后方医院政委、八路军总政治部考察团干部室组长、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旅政委、一野师政委、炮兵训练基地政委、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副政委、南京军区防空军副政委、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空军副参谋长。
1965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6岁。
李呈瑞(1912年-1967年9月22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东风村人。
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红六师(兴国模范师)宣传员、排长、红三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红一军团连政治指导员、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特派员、冀热辽军区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旅副政治委员、炮兵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军政治委员、战俘释放团团长、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海军航空兵政委。
蓝庭辉(1913年-1983年9月22日),畲族,福建省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人。
1929年参加上杭暴动,随后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副大队长、连长、连指导员、红一军团营部文书、团部文书、团部书记、团部技术书记、八路军115师连指导员、苏鲁豫支队营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新四军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嫩江军区参谋长、齐齐哈尔城防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师长、副政委、东北野战军师代理政委、南下工作团总务部政委、师政委、志愿军铁道工程师政委、铁道兵师长、副军长、铁道兵副参谋长。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1983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潘振武(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湖南常德县长茅岭乡万寿村人。
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司令部副官、师政治部及军团直属队俱乐部主任、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团长兼政委、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民运部部长、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政治部秘书长、嫩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西满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西线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政委、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驻苏大使馆武官、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外事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武汉军区副政委。
陈其通(1916年—2001年9月22日),四川巴中人。
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少共巴中县委书记、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延安补充团政治处主任、宣传股长、旅宣传队长、团参谋长、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中队长,延安艺术学校教员、中队长、保安团团长兼政委、辽南军区武装部部长、军政学校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兼总政治部文工团团长、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
2001年9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备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向英雄致敬!为缅怀先烈、宣传感恩、弘扬英雄事迹,在《为英雄而行》尚未完成(酝酿中)的间歇时间,本公众号利用一整年的时间,连续但不仅限于365天,以生卒日期为引、以《百度百科》为基础,逐天整理并发表《共和国的今天》,主要介绍著名烈士、著名开国元勋、开国将帅(除缺失生卒日期外)、两弹一星功勋简介及他们的伟大创举…。同时再现“母亲”承受过的历史耻辱,以示后人。
澳门法治报
责任编辑 陈龙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