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喜讯】三项低空安全粤港澳标准取得重大进展!严谨制定,广纳众智,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低空飞行领域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以下简称“智库”)今日宣布,在各参编单位及专家的通力合作与大力支持下,三项低空安全粤港澳标准已实现重要阶段性突破——其中两项标准《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与《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指南》已顺利通过评审,正式发布实施。
一、标准背景与意义:构建"安全-执法-保险"闭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详细介绍了三项标准的制定背景与推进历程。本次低空安全粤港澳标准是由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牵头发起,50多个內地及港澳权威机构参编,由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标准化与质量发展促进会、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与澳门工会联合总会联合发布。他指出,通过构建"先行先试—动态迭代—全域推广"的标准化创新路径,形成"标准与创新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庄守堃强调,低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飞得稳"才能"飞得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亟需构建"安全—执法—保险"三位一体的标准闭环。安全标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安全准则,才能为执法监管和保险理赔提供明确依据。因此,制定完善的安全标准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更是保障低空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于今年2月28日牵头发起《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低空飞行特定场景安全要求》及《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三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庄守堃欣然表示很高兴此次能在第十五届大湾区全运会前正式发布实施,为盛会低空表演项目等提供标准化支撑。接下来,智库将携手各参编单位及战略合作伙伴,开展示范应用,切实推动标准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大湾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能力,构建规范有序、透明可预期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理事长的观点:协同三地标准,共建安全低空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李从正理事长表示,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很荣幸作为联合发布单位参与此次低空安全粤港澳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标准的出台是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安全、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为区域产业协同与规则衔接提供了重要示范。李从正理事长强调,澳门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并推动相关标准在湾区的落地与应用,共同夯实低空经济发展的安全基础,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群贡献力量。
三、核心标准解读:"空中运行"与"地面支撑"双轨并进,共筑安全防线
在低空飞行安全标准体系中,两项已发布的核心标准承担着关键支撑作用:
《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作为基础性标准,系统覆盖空域管理、飞行管控、气象监测、通信导航等关键环节,明确通用安全准则,为各类低空飞行活动构建坚实的"基础安全框架",为各地方政府未来的“低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空中运行"维度筑牢低空安全底线。
《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聚焦低空飞行的"硬环境"建设,围绕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机制、日常管理规范及技术支撑体系提供详细指引,为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导航、规划设计及建设等地面环节提供标准化依据,尤其是创新提出了“低空基础设施对空间占用的测算标准”,为现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地面支撑"维度夯实低空安全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联席主席叶晓雷对此作出生动解读:"若以通俗比喻来说,《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管的是“地上基础”,为低空飞行筑牢地面保障根基;而《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管的是“天路运行”,规范空中飞行的安全规则。两项标准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构成低空安全体系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支撑,是低空飞行安全的根本保障。"
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首推低空安全标准,6 项生命科技领域标准制定中
今年 2 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的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后简称“协会”)正式成立,核心聚焦标准制定与推广工作。
协会执行主席陈瑞蓉表示,此次发布的兩项低空安全标准,是协会成立后首批发布粤港澳标准。该两项严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为遵循,紧扣“粤港澳标准”建设路径,由三地权威机构联合起草,并经粤港澳三地专家共同评审通过后,正式发布并落地实施。
陈瑞蓉强调,协会将持续聚焦粤港澳标准的建设、推广与应用,全力为大湾区规则机制衔接提供支撑,助力中国标准更好地走向国际、服务全球。
据介绍,除已发布的低空安全相关标准外,协会目前正推进 生命科技领域的粤港澳标准制定工作,具体包括《人源细胞产品质量通则》《医疗器械用胶原蛋白原料出口工作指南》《柔性穿戴式心电记录仪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柔性穿戴式医疗器械运动状态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人工智能医疗软件评测平台建设规范》、《智能手术机器人临床可靠性管理规范》等,进一步填补大湾区生命科技领域标准化空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标准基础。
五、展望未来:标准引领,共绘湾区低空经济新蓝图
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及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已发布标准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并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动态优化标准内容。同时,加快《低空飞行特定场景安全要求》的后续编制与审议进程,尽早形成完整闭环的低空安全标准体系。智库也将携手各界,将大湾区在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不仅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更为全国乃至国际低空经济的规范化、安全化、产业化发展贡献“大湾区智慧”与“中国方案”。
查阅标准全文,了解具体技术规范与应用要求:
T/NSSQ 079—2025《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
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47238/
T/NSSQ 080—2025《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安全保障指南》
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47239/
责任编辑 天乐
审核 许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