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老年文体活动展演:全国3000余县域“银发幸福”的生动缩影

本报讯(记者 天乐) 10月22日,广东省惠东县举办2025年重阳节庆祝活动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40周年文体展演,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体盛宴,展现了中国县域老年体育事业的蓬勃生机。作为全国3000多个县域老年活动的缩影,惠东县通过“协会引领、基层覆盖、创新驱动”的模式,为全国老年体育事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惠东样本”。



惠东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陈金娘致辞
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杨文彬致辞

四十年深耕:从“强身健体”到“精神富足”的跨越
惠东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40年来,已发展会员超3000人,下设太极拳、广场舞、象棋等19个专项协会。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每年举办文体展演、交流比赛、下乡联谊等活动超百场,惠及全县10万余名老年人。协会不仅在全国老年人体育交流活动中屡获佳绩,更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
“40年来,我们从‘教老年人打太极拳’到‘帮老年人建朋友圈’,从‘强身健体’到‘精神富足’,老年体育已成为惠东县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惠东县老体协会长陈金娘表示。这一转变,与全国县域老年体育发展轨迹高度契合——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24年全国县域老年体育组织覆盖率已超90%,年参与活动老年人达2.3亿人次。






基层创新:让“银发浪潮”转化为“幸福动能”
活动现场,8个文体节目轮番上演:大鼓、太极拳、渔歌、广场舞……这些由老年人自编自演的节目,展现了县域老年体育的“接地气”与“生命力”。惠东县老体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汪秀娣介绍,协会通过“培训班+训练营+下乡联谊”模式,将太极拳从县城推广到乡村,“现在连村里80岁的老人都能打一套完整的24式太极拳”。

这种“基层创新”正是全国县域老年体育的共性。在浙江安吉,老年体育协会推出“数字健身”服务,通过手机APP指导老年人居家锻炼;在江苏昆山,老年体育与文旅融合,打造“银发旅游线路”;在四川成都,老年体育协会联合社区开设“老年健身学堂”,覆盖全市80%以上社区。
全国缩影:3000多个县的“幸福密码”
惠东县的实践,是全国县域老年体育发展的缩影。据《中国老年体育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县域老年体育组织数量已突破3.2万个,年举办活动超50万场,参与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5%。这些数据背后,是县域老年体育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参与”、从“单一健身”到“多元服务”的转型。
“惠东县的今天,就是全国县域老年体育的明天。”广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杨文彬表示。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县域老年体育正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未来,惠东县计划通过“视频教学+数字平台”模式,让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参与体育健身,为全国县域老年体育发展提供“惠东方案”。

在惠东县的文体活动现场,一位82岁的老人说:“以前觉得老了就是等死,现在每天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感觉自己又年轻了。”这句话,或许正是全国县域老年体育发展的最好注脚——当3000多个县的老年人都能在体育中找到快乐与尊严,这片土地上的“幸福密码”便已悄然破解。
责任编辑 天乐
审核 许晓宇
